2019年11月21日20时30分,芝麻米粒学社于B111迎来了本学期第二次活动——文学作品分享会。
本次活动由社长蒲夏雨主持,活动中大家秉承学社宗旨,分享的作品大都以饮食文学题材为主。
活动伊始,芝麻米粒学社指导老师王雪滢老师提到:“饮食文学,意指将饮食,无论是食物本身或是饮食的活动运用文字或隐或显呈现于篇章之中。不过,若仅止于客观理性的描述与记录的层次,缺乏抽象的延伸,并不能算是饮食文学,既然是文学,它必须能阐发作者或主角的意欲或感受。”之后王老师分别以张错和焦桐两位作者的作品为例,让大家深刻地感受到饮食文学的魅力。其中,焦桐的《完全壮阳食谱》让社员们印象深刻,表面上看是名字奇异的菜色及美食做法,内里却是自身对于内战时期蒋派做法的嘲讽与不满。从饮食出发,折射作者的思想与感受,使人于不知不觉间沉溺其中。
活动过程中社员积极主动参与,同学们纷纷上台向大家分享自己喜爱的饮食文学作品。例如杨清林同学分享的梁实秋所著作品——《雅舍谈吃》,作品中记录了梁一生所品尝过的国内外食物及对自我的所感所想,一生经历皆体现在饮食之中。他的人生轨迹便可通过其饮食而轻易的明晰。也有社员分享关于自家美食的文学作品,并以一句“愿世间美好和美食都与你环环相扣”送给同学们。
在中国,“民以食为天”,每一次“食”都体现着中国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而美食也逐渐的在追求中不断与文学相碰撞、结合。从苏轼的《猪肉颂》到黄宝莲的《芝麻米粒学说》,美食早已与文学环环相扣。
最后,活动以社长寄语“人生未曾止,文学无止期”而结束,全体社员及指导老师合影留念。
新闻/蒲夏雨
摄影/李彦
联系电话:028-61565368 学校地址:成都市金堂县学府大道278号 邮 编:610401
Copyright © 2022 成都文理学院 蜀ICP备11012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