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各单位:
为进一步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帮助学生了解创业知识,提升创业能力,激发学生创业的热情,为“互联网+”、“挑战杯”、“中国创翼”等国家级创业计划大赛做好参赛作品选拔工作,经研究决定举办成都文理学院第七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现将大赛相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本次大赛由学院学工部、教务处、团委共同主办,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承办;大赛组委会主任由学工部负责人担任,有关部门负责人作为组委会成员,负责大赛组织实施工作;大赛评审专家委员会由相关专业教师组成,负责参赛项目评审、指导工作。
二、参赛对象
参赛对象为全体在校生,以团队形式参赛,参赛者应根据创业计划项目特点、要求,组成一支优势互补、团结协作的参赛团队,鼓励学生跨学院、跨专业组合,每支参赛团队人数限制在3-5人。
三、参赛项目要求
1.参赛项目交报形式及要求
所有参赛作品以创业计划书形式交报,需提供纸质版(A4双面打印,一式两份)和电子版。内容应包含项目概要、项目背景、团队描述、产品或服务介绍、市场分析、竞争分析、营销策略、财务分析等创业计划书基本要素。请务必写清联系人、联系方式,并自行保留底稿。
2.参赛作品知识产权保护说明
申报参赛的项目必须严格遵守大赛的有关要求,不得抄袭、盗用他人项目计划书,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由参赛者自负。对于经授权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报名时需向大赛组委会提交具有法律效力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所有人的书面授权许可、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
3.其他参赛要求
每个参赛项目需有一名校内教师作为指导老师。参赛团队可根据项目特点、教师专业背景、教师行业资源等情况自行指定。
凡提交参赛项目的团队,原则上应同意参加校外各级创业计划大赛(校外比赛参赛前学院将与创业团队负责人电话联系)。
四、赛程安排
赛程时间为2017年3月至5月,具体安排如下:
1.启动阶段(即日—4月17日)
各二级学院确定专人负责本学院赛事统筹工作,并进行前期宣传;学生自行组建团队,确定参赛项目、指导教师,完成创业计划书;收集、汇总本学院参赛作品,填报《成都文理学院第七届创业计划大赛参赛项目申报表》(见附件一),并于4月17日前会同一份创业计划书纸质档、电子档交报学院就业创业服务中心。
注:3月27日前各二级学院将确定的赛事负责人名单报学院就业创业服务中心;跨学院组队的参赛团队,以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为申报单位。
2.初赛阶段(4月18日—4月30日)
各二级学院组织相关教师对学生上交的参赛项目,结合《成都文理学院第七届创业计划大赛评分参考标准》(见附件二)进行评选,按照本学院申报项目总数的20%确定初赛入围项目,于4月30日前将《成都文理学院第七届创业计划大赛初赛入围项目汇总表》(见附件三)交报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各二级学院因组织相关指导教师对初赛入围项目进一步开展指导、完善工作,为后期各项创赛做好准备。
3.决赛阶段(5月中下旬)
决赛以项目策划书评审和现场路演答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项目计划书评审占60%,现场路演答辩占40%,最终确定各级奖项。
五、奖励办法
本次比赛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及优秀组织奖二名。学校对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发奖金及荣誉证书,在校获奖团队学生可申请相应创新教育学分;对于后期获得市级及以上奖励的学生团队及指导教师,按照学院有关规定进行表彰、奖励。
六、其他事项
1.提高认识。各学院要充分认识创业计划大赛对于推进人才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院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做好本次竞赛的宣传、组织工作。并留存相关宣传资料。要以本次竞赛为契机,加强对学生创业活动的指导,动员本学院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参赛,发动本学院学生踊跃报名,并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及时报送相关材料。
2.加强宣传。学院相关单位要充分利用此次活动为载体,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创业知识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联系电话:028-61565368 学校地址:成都市金堂县学府大道278号 邮 编:610401
Copyright © 2022 成都文理学院 蜀ICP备11012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