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新视域文化产业学院支持文法学院教师代表参加参加中国高校“专创融合”高质量发展论坛

2024-12-11

深耕产学研协同发展新篇章,紧扣时代脉搏,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深挖“专创融合”路径,为产学研、产教融合探寻全新着力点在新视域文化产业学院的支持下,文法学院教师代表黄清赴郑州参加127-9日的中国高校“专创融合”高质量发展论坛(2024)暨创新大赛师资研讨会。  

12 7 日上午,开幕式领导登台致辞,点明专创融合不仅是教育模式革新的关键方向,更是打通产学研壁垒、让知识精准对接产业需求的“金钥匙”,为后续研讨奠定坚实基调。冯林教授从科学史经典案例切入,呼吁师生摒弃惯性思维,深挖专业内核,从源头催生颠覆式创新成果。许涛教授以详实数据展现传统教育模式短板,继而提出整合跨学科资源、打造“理论 + 模拟 + 实战”三段式课程体系等创新设想。黄贵州教授则放眼 AI 时代,畅想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学、科研各环节的多元场景。

7日下午的主题论坛,刘新教授详述选拔机制革新,不拘一格吸纳多元背景学生;以实战项目锤炼学生创新能力;再到全方位、系统性策略董正英教授将前期选题精准锚定国际前沿热点,到跨校、跨国组队汇聚多元优势;再到备赛期模拟演练、复盘优化,细致入微的步骤拆解助力高校破解竞赛难题。蒙志明教授深入阐释课程、师资、平台三大核心要素构建策略;纪海波教授直击应用型大学痛点,剖析“专创融合”落地阻碍,提出校地合作、产业学院共建新思路;圆桌论坛,专家就“专创融合,共筑 AI 未来创新教育新生态”各抒己见,从技术伦理考量到校企深度联动模式。

128日上午专创融合主题研讨会,乔宝刚教授畅谈打破商科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桎梏”,植入企业真实项目驱动教学,借赛事打磨学生商业实战本领,重塑新商科人才培养路径。孟奕爽教授提出将文化传承创新与创业思维融合,列举文创项目孵化实例,彰显文科“专创融合”魅力;陈滢教授巧用 AIGC,结合 OBE 理念解构专创融合课程设计,演示如何借助智能工具高效产出定制化教学内容,开启智能教学新篇章。江新教授剖析国际认证标准与高校内涵提升内在联系;林鑫教授以亲身经历传授成果凝练、课题申报技巧,助力教师教研成果转化落地。

8下午,赛教融合主题研讨会上。陈立斌教授深挖高教主赛道价值塑造与备赛策略,紧扣评审要点给出项目包装“良方”;黄达教授从“挑战杯”实战出发,传授创业类项目选题培育要诀;焦艳军教授聚焦职教赛道,点明人工智能赋能职教备赛切入点;金摇光、晁劲鹏教授分别解读产业命题、“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规则,结合经典案例复盘得失。  

12 9 上午,全体参会教师走进郑州大学国家科技园。创业团队热情介绍项目,教师们直观感受产学研深度融合活力。

本次研讨会汇聚了学界、业界多方资源与前沿理念,为高校教师提供了深度交流、学习的平台。从课堂教学革新,到项目实践指导,再到科研成果转化,有望逐步促成教学与产业需求更紧密衔接,助力高校培育出更多契合市场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助推我国高等教育的“专创融合”事业稳步前行,进一步拉近产学研之间的距离,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良性互动。

 
 

联系电话:028-61565368 学校地址:成都市金堂县学府大道278号 邮 编:610401

Copyright © 2022 成都文理学院 蜀ICP备11012699号-1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7/24 20: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