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黎千驹教授一堂别开生面的教学改革示范课侧记

2022-11-03

传道授业解惑,是唐代学者韩愈对教师职能的定义,它更多倾向于知识的传授。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教学方法和思想也理应与时俱进,迭代更新。正如黎教授所强调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力才是知识更高阶的体现。本着这一理念,10月24日,在B210教室,黎教授便面向2021级汉语言文学101班同学以《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为例开展了第三次教学改革示范课。

首先,黎教授强调批判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可贵。在我们现行的大多数《古代汉语》教材和《古代文学》教材里,都倾向于体现“郑伯克段于鄢”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庄公是一个处心积虑、老谋深算的人。事实果真是这样吗?黎教授列举了《史记》及相关文献的记载证明,庄公也可能是一个韬光养晦、能忍耐、果断的人。由此鼓励同学们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要敢于想前人之不敢想。进而联系中国外交政策和时事新闻教导同学们:实力强了才有话语权,在校期间要懂得勤学苦练、韬光养晦,方能面对毕业以后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谆谆教诲,令人动容。

其次,黎教授鼓励同学们多多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黎教授一直以来专注于把国学研究与近体诗创作相结合,近体诗写作近百首,以此勉励中文系学生创作近体诗。该班学生上台展现了自己以《郑伯克段于鄢》为素材创作的近体诗,颇有想法,慕名来听课的大三学生做了点评,生生互动,学习氛围良好。接着,黎教授做了补充并展示了他立足于本篇课文创作的两首近体诗,立意高远,对仗工整,大家无不为黎教授的才情倾倒,拍手叫好!

尽信书不如无书。最后,黎教授拓展迁移,运用本课知识来考证了他书“碧落黄泉”使用之误,还运用了相关书籍考证了教材个别注释之讹误,力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科研能力。

总而言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黎教授都贯穿了能力培养的三个方面:将知识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知识转化为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将知识转化为素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改变了传统教育方式,实现了探究式、研究式学习,让学生和听课的老师们都受益匪浅。

 

 

 

 

 

 
 

联系电话:028-61565368 学校地址:成都市金堂县学府大道278号 邮 编:610401

Copyright © 2022 成都文理学院 蜀ICP备11012699号-1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1/11 11:2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