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文法学院举办“五四”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讲座

2022-09-14

9月13日上午9:30,文法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刘文老师在腾讯会议开展了题为“五四”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的讲座,本讲座面向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讲座共分为“五四”知识分子的历史定位、生存空间、文化氛围和精神特质四个部分。

讲座伊始,刘文抛出一个问题:“在古典时代传统的士人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以来的八代知识分子中,你更想成为哪一代的知识分子?”同学们积极发言,并详细的说出自己所选答案的理由。以《觉醒年代》作为引子,讲座谈及“五四”知识分子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分别讲述了复古派、革命派、青年学生这三派知识分子群体共同构成的“五四”文化场的独特性。

讲座中,刘文以“五四”文化重镇一校一刊(北大与《新青年》)作为切入点,以鲁迅在这一阶段的经济收入作为例证,分析现代知识分子的生存空间,从民国法律、大学与学院、出版传媒与薪酬体系四个方面介绍这一代知识分子所处的广阔的生存空间,以此说明“五四”一代知识分子思想自由、独立人格的基础与保障。讲座从章士钊为代表的甲寅派和胡适为代表的新文学革命派曾经的交往出发,讲述了“五四”的文化氛围,复古派、革命派等各类知识分子尽管有不同的思想倾向,有激烈的论战,但这些论争与对立是理性层面的探讨,不是简单的敌我之分,他们都作为现代知识分子关切民族文化的命运,君子和而不同,他们的论争保有知识分子共同体的特点。接着,讲座以鲁迅的《灯下漫笔》为例介绍了“五四”知识分子的启蒙意识;以陈独秀的《敬告青年》和《文学革命论》等文章选段分别讲述了“五四”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和批判意识。

最后,刘文以胡适初到北大第一场演讲中引用的一句话“如今我们回来了,请你们看分晓吧!”总结本次讲座。本次讲座既是一场关于“五四”知识分子与“五四”新文学的穿越之旅,回到文学现场,理解一代知识分子的生存空间与所处的文化氛围,感受他们的精神气质与人格魅力。同时也是一场自我心灵的探寻之旅,当下是最好的时代,前路如何,且看诸君!

 

 

 

 

 

 

 
 

联系电话:028-61565368 学校地址:成都市金堂县学府大道278号 邮 编:610401

Copyright © 2022 成都文理学院 蜀ICP备11012699号-1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1/11 11: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