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因受成都市区疫情影响,文法学院文秘与文化传播教研室部分老师无法到校开展工作,为持续推进磨课专项活动的开展,保证新学期各课程组的教学准备工作进度,教研室将磨课专项活动搬到了线上,以分组展示和集体讨论的形式,展开了总时长超过10小时的第二期磨课活动。文秘课程组《涉外文书与函电》、《公共关系学》的任课老师和《多媒体教育技术》课程组的任课老师们分别进行了说课和授课。
文秘课程组刘昱辛老师介绍了《涉外文书与函电》的主要教学内容和目的,并针对外贸实务中各种英文业务函件书写内容格式、外贸术语和相关的英语表达方法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展示。湛皖萍老师对《公共关系学》从课程性质、课程定位、学生情况、教材、教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说课。讲课环节讲授了公共关系类型中的消费者公共关系。从当前社会热点事件——张小泉菜刀拍蒜断刀事件导入,采取视频以及课堂互动的方式,引发学生好奇心,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展开探讨分析,再进入理论学习环节,在理论学习完成之后再次提出问题,引发反思与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学过程中较为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教育技术课程组的刘宛欣老师、李华老师、朱世雄老师、唐乐乐老师分别就“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分镜头脚本的撰写”、“以教为主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微课的设计与制作”的课程内容进行了无生授课。几位任课老师对该课程的理论与实操的结合方法,以及各个实操环节的教学组织和考核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并针对学时少、教学内容多的问题提出了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另外,在整个活动开展过程中,老师们在授课表达方法上和与师生互动环节的组织上也进行了多次打磨。
教研室几位资深老师肯定了老师们努力钻研教材、精心设计问题的认真态度。在“磨课”教学中,老师们大胆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教学特色,在课堂教学中找到了新的突破点,在课堂表现中逐渐走向成熟。从现场听课情况来看,理论课的教学设计相对成熟和完善,教学模式基本固定,经过精研细磨,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较快。实践课因为课程性质特殊,两位教研室主任老师要求大家继续结合自身授课经验,摒弃“理论与实操两张皮”的习惯做法,遵循将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总体教学思路,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理论掰开揉碎植入实操当中。




联系电话:028-61565368 学校地址:成都市金堂县学府大道278号 邮 编:610401
Copyright © 2022 成都文理学院 蜀ICP备11012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