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文法学院开展模糊语言学与模糊文艺学学术讲座

2022-06-14

6月9日下午14时,文法学院举办的以“模糊语言学和模糊文艺学”为主题的学术讲座在主教学楼C202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由文法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黎千驹教授主讲,文法学院全体教师共同参与。

黎千驹教授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模糊语言研究会会长,成都文理学院文法学院汉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是国内著名语言学家,在模糊语言学研究领域,其学术成果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其《实用模糊语言学》是国内第一部公开出版的、成体系的模糊语言学著作;其《模糊修辞学导论》建构了模糊修辞学的学科体系,其《模糊语义学导论》则建构了模糊语义学的学科体系,并且荣获湖北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他还曾在《湖南社会科学》《辞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励耘语言学刊》《民俗典籍文字研究》和武汉大学《写作》等学术刊物发表模糊语言学研究论文数十篇。黎千驹教授组织召开了第一届至四届“中国模糊语言学术研讨会”。如今“中国模糊语言学术研讨会”已经成为中国模糊语言学者学术交流的平台,成为了团结中国模糊语言学者的桥梁与纽带,极大地促进了模糊语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讲座中黎教授结合自己的著作和感悟对模糊语言学和模糊文艺学进行了系统生动的阐述。

黎教授首先讲解了模糊语言的概念,并对相关术语进行了解说。他首先阐述了模糊、模糊性、模糊语言、模糊语言的基本特征,接着结合生动的案例细致阐释了模糊语言学的四个构成部分——模糊语音学、模糊语法学、模糊语义学、模糊修辞学。

而后,黎教授详细阐述了模糊语言的应用价值,提出应将模糊语言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相关学科的研究领域中来。他以《模糊文艺学研究》为例,简谈文学作品主题、情感和人物性格的模糊性,再以《红楼梦》和《水浒传》两个具体文学作品中主题的模糊性来论证模糊学在文艺学中的应用。最后,黎教授希望教师们在教这类文学作品时不妨进行“模糊处理”,把模糊留在讲台,以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考,开启学生的心智。

下午15时40分,“模糊语言学与模糊文艺学”学术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全体教师感谢黎千驹教授的讲解并依次有序离场。

 
 

联系电话:028-61565368 学校地址:成都市金堂县学府大道278号 邮 编:610401

Copyright © 2022 成都文理学院 蜀ICP备11012699号-1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1/11 11:2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