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惠风和畅颜正好,曲水流觞踏春归 ——记《中国古代文学》传统民俗户外实践革新

2022-06-02

6.1下午,夏风和畅、天朗气清,20级汉语言文学101、121、123班的同学,在蒋瑜、李芝敏、徐玥三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学院后山,完成了一次新颖独特的“上巳节”户外民俗课程,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学II》课程改革小组教学改革实践创新的一次有益尝试。校级督导曹继明老师全程参与教学活动并提出了宝贵意见。

从先秦开始,上巳就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符号。在波光潋滟,碧莲浮动的湖边,由蒋老师引领大家回到两千多年前的周王朝,一起感受郑国青年男女,在冰河解冻的春日,手执佩兰与芍药,到溱洧二水旁祓禊祈福的浪漫与热烈。身着传统汉服的女孩们青春靓丽,坐在水边,再现古人的水边仪式。一时间,古今时空、人心性情,都温情脉脉、遥遥相通。

三月初三的上巳,草长莺飞,万物复苏,古人有踏春的习俗,从湖边到后山四合院,同学们三五成群,沿着小径一路前行,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传统习俗的魅力。

移步到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回廊,年轻人们又在徐玥和李芝敏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新一轮风雅游戏——现代版“曲水流觞”。一盏承古接今的酒觞,在大家手中传动,击鼓声停,被选中的“幸运儿”就要完成关于经典篇目背诵或文学常识的相关问题。或忐忑不安、或跃跃欲试,我们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完成了一场与魏晋风流、兰亭雅士之间的完美对话。

接下来,是趣味盎然的“你来比划我来猜”的互动环节。我们将与传统节令相关的人名、典故、器物、风俗、诗词文本作为考题,让同学们来联想竞猜。抓耳挠腮者有之,捧腹大笑者有之,踌躇满志者有之,心领神会者亦有之。

最后,李芝敏老师将上巳的由来与流变、风俗与人文娓娓道来;全体师生集体吟诵王羲之《兰亭集序》的经典文字,在学校后山茂林修竹、清流急湍的优美环境中,想象东晋文人群贤毕至、少长贤集,游目骋怀、仰观俯察于天地之间的盛况,结束了本次户外体验革新课程。

传统节令虽已消亡,但经典文本中承载的民族心态与情感,优秀的民族人文传统不会淡去。遥隔千年,诗经时代的天真热烈与浪漫、魏晋时期的潇洒高妙与从容,都会在当下青年学子的朗朗书声中再现。这也许就是我们亲近自然、回归传统,完成户外课程改革实践的部分意义和价值所在吧。

 
 

联系电话:028-61565368 学校地址:成都市金堂县学府大道278号 邮 编:610401

Copyright © 2022 成都文理学院 蜀ICP备11012699号-1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1/11 09: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