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文法学院举行“方言与文化”讲座

2021-10-22

10月21日下午16时,“方言与文化”专题讲座于主教学楼B103顺利举行。

“什么是方言呢?什么又是文化呢?”主讲人朱舫老师以两个问题切入主题,并从概念入手为大家讲解方言与文化的联系。方言承载着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同样是文化活力的重要来源,亦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来源。

方言的形成受社会、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影响,朱舫老师告诉同学们古时候长期的小农经济、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以及地域和山川的阻隔也是方言形成的原因之一。

在此基础上,朱舫老师与同学们一同探讨汉语方言与移民文化的关系,吴方言、湘语、粤语等方言都可以是很好的例子。吴语历史久远,但形态并不古老,因为三千年来它一直不断受到南下的北方话的强烈影响,使较为原始的吴语特征更好的保留在闽语里;粤语晚至秦代才形成,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南下占领岭表地区,建南海三郡,留下五十万戍守,而戍守部队所使用的语言就成为现今粤语的先声。

紧接着,朱舫老师还通过几个有趣的例子,给同学们分析方言和民俗文化之间的联系。广东梅州、兴宁一带的客家人,每逢大年初一,妇女总会拿一条新裤子坐在家门口缝补一阵,寓意是“逢富补富”,原因竟是因为在客家话里面“裤”“富”谐音;在重庆更是有一个歇后语是“叫花子卖米——只有这一升(身)”,而它实际上是说“(衣服不多),只有这身”。

不同的地名透视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不同民族或不同地域的文化最初大都是互相隔离且各具特色。这些特色包括语言或方言的差异,体现在作为语言的特殊成分的地名上。而地名具有顽强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使得文化的某些独特韵味得到较好的保存。

下午17时30分,“方言与文化”讲座圆满结束。

新闻|冯桔

摄影|李佳怡

 
 

联系电话:028-61565368 学校地址:成都市金堂县学府大道278号 邮 编:610401

Copyright © 2022 成都文理学院 蜀ICP备11012699号-1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7/24 20:2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