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学院学生课外文化活动,开拓学生视野并推进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5月19日14:00,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臧棣莅临我校,为我院师生开设 “从穆旦到海子,青春与诗歌”专题讲座。此次讲座在我院文理讲堂举行,现场有来自各学院近500名师生,其中文学院有一百多位学生慕名而来。
我院领导首先对臧棣教授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接着,臧棣教授就自己对诗歌的见解侃侃而谈。臧棣教授同在场同学分享了穆旦的著名诗歌《合唱》、《诗八章》和海子的《亚洲桐》及《日记》。他提及,两位诗人同现代大学生一样,都曾在青春时期面临着生命的困惑与迷茫,而他们都在诗歌中找到了慰藉与答案,实现了生命的完整。两位诗人都强调诗歌的行动力,生命在诗歌中得以觉醒,因此他认为现代大学生在面对爱情的憧憬与困惑时同样可以选择在诗歌中寻找慰藉。而在观众提问环节,臧棣教授则对同学们所提的“现代诗歌在网络化时代是否具有生命力”做出了详细的解答。臧棣教授表示,现代社会的复杂化和多元化以及自媒体介质的传播的确会带来大众阅读碎片化等诸多问题,但他相信对语言的敏感与诗性的诉求埋藏在每个生命体中,好的诗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自我修复能力,能够在时代洪流中起到荡涤心灵的作用。此次诗歌专题讲座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结束。讲座结束后,臧棣教授与我院新星诗社的社员们合影留念。
臧棣教授对诗歌的娓娓道来,使得在场同学对青春与诗歌有了更深层的领悟与学习,激发了同学们对诗歌的极大热情和体验,各学院同学诗歌的创作与鉴赏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希望文理学子能如同臧教授所言,在大学这一时期广泛地阅读,系统的学习,提高领悟,打开生命的气象。(文学院供稿 吴艳丽/文 王一丹/图)
联系电话:028-61565368 学校地址:成都市金堂县学府大道278号 邮 编:610401
Copyright © 2022 成都文理学院 蜀ICP备11012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