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1日下午,成都文理学院弘博书院成功举办了“人工智能与中国古典文学教学融合创新座谈会暨金中教授著作赠书仪式”。本次会议由新视域文化产业学院大力支持,旨在探讨人工智能时代下中国古典文学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创新路径。会议由文法学院李芝敏主持,金中教授、新视域文化产业学院代表教师、文法学院弘博书院负责人饶文华以及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组共同参与。
本次会议围绕AI技术兴起背景下的传统中文系教学模式创新与教师自我提升展开。会议伊始,文法学院李芝敏介绍了成都文理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基本情况,金中教授结合自身研究经历分享了自己从创作入手进入传统诗词领域研究的独特经历,并介绍了如何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古典诗词格律的宝贵经验,并针对AI技术对古典文学教学的挑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金中教授强调,古典文学的研究与教学需要不断创新,尤其是在AI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亟需变革。他指出,AI技术的兴起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与其抗拒技术变革,不如主动拥抱机遇。他建议,教师在古典文学教学中应不断学习新技术,将AI工具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从而提升教学效果与课堂质量。金中教授还分享了他在西安交通大学与计算机领域专家合作的经验,展示了如何通过计算机程序创作日本古诗,为古典文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针对学院青年教师如何实现自我提升与成长的困惑,金中教授表示了对当前教育体制中教师面临的压力的理解,并鼓励大家化压力为动力,积极寻求突破。他提出了学科融合、产教融合等创新思路,建议教师通过跨学科合作提升自身能力。金中教授还以自身与计算机领域合作的实践为例,展示了跨学科研究的广阔前景。
会上,新视域文化产业学院代表教师结合实践案例,阐释我校“无边界联合育人”理念的阶段性成果,强调“数智、共创、向上”等关键词,彰显学校教学改革的实践深度。金中教授对此表示高度认可,并鼓励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中积极探索,凝聚多方力量,推动产教融合与学科融合的深化发展。
研讨会后,举行了金中教授赠书仪式,助力我校古典文学教学与研究。金中教授向弘博书院捐赠了多部著作,包括《金中博士留日诗词集》(陕西人民出版社)、《扶桑求索——金中现代诗词精解》(中国青年出版社)、《诗词创作原理》《现代诗词评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日本诗歌翻译论》(北京大学出版社)等。这些著作不仅为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也为古典文学教学与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次座谈会,会议为传统中文系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教师成长提供了新思路,强调了AI技术与古典文学教学的结合潜力,并为未来教学与科研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期待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应用这些创新理念。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持“无边界联合育人”的理念,深化产教融合与学科融合,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古典文学人才贡献力量。
联系电话:028-61565368 学校地址:成都市金堂县学府大道278号 邮 编:610401
Copyright © 2022 成都文理学院 蜀ICP备11012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