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中外文学与文论教研室召开师德师风与教风建设专题会议。会议以“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队伍建设”为主题,通过典型案例学习、政策精神传达、专题研讨等形式,深入探讨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涵与路径,进一步强化教师队伍的思想引领和专业素养。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
会议伊始,全体教师共同观看《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典型案例》专题片,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先进事迹。片中,张鹏扎根西部山区教育二十载、以诗词教学点亮学生心灵的坚守,李梅创新“跨文化文学对话”教学模式、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实践,引发了在场教师的强烈共鸣。教研室主任蒋渝表示,“教育家精神的核心是‘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作为文学教育工作者,我们既要传承知识,更要以文化人、以德润心。”
随后,会议传达了学校关于加强教风建设的文件精神,再次解读了“四有”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好老师标准与“课程思政”“跨学科”这些提法深度融合的新要求。教研室老师需以学校“教风建设”为契机,将师德规范内化于课堂教学、科研指导、师生互动等全过程,尤其要在文学与文论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等核心价值,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
接下来,会议进入专题讨论环节,与会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展开热烈交流。有教师坦言,“初登讲台时,常陷入‘重学术轻育人’的误区。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深刻意识到,文学课堂不仅是知识输出的平台,更是价值观塑造的阵地。”
还有教师从学科角度分析,“中外文学比较课程天然具备跨文化对话属性,教师需以更开放包容的姿态引导学生理解多元文明,同时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这本身就是师德素养的体现。”
会议在总结时指出,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标准”,文学教育工作者肩负着“以文化人、以文培元”的特殊使命。
联系电话:028-61565368 学校地址:成都市金堂县学府大道278号 邮 编:610401
Copyright © 2022 成都文理学院 蜀ICP备11012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