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强化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培养,文法学院于3月下旬至5月下旬举办了第四届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本届赛事以“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为导向,设置教案设计、板书设计、模拟授课、微课制作四大项目,通过初赛、决赛两轮竞技,全面检验师范生的专业素养与教学创新能力。
赛事规模创新高,多维竞技展风采
本届竞赛共吸引 327 份初赛作品报名,经各项目组线上评审,78件作品晋级决赛。为保障交叉参赛选手顺利备赛,四项决赛分时段于线下有序开展。
模拟授课:思辨课堂激扬教学智慧
5月7日,16位选手在C113教室展开模拟授课决赛。郑思思同学以卢梭经典论著《怜悯是人的天性》为题,通过生活化情境创设、小组讨论等互动设计,将抽象哲学观点转化为可感知的学习体验。其教学过程逻辑严密、激情饱满,最终斩获一等奖,展现了对高难度文本的驾驭能力。
教案设计:新课标理念落地课堂
5月14日,在A136教室的教案设计决赛中,贺学婷、王虹曼两位同学凭借《我与地坛》的教学设计并列夺冠。作品严格遵循新课标要求,以完整的一课时设计呈现教学目标、活动流程与评价策略,在教学策略选择中彰显了 "以学生为中心" 的课程理念,体现出扎实的专业功底。
微课制作:技术赋能教学创新
5月18日的微课制作决赛讲解会在D309教室进行,指导教师以历届获奖作品为范例,从脚本撰写、镜头运用到多媒体呈现进行全流程指导。谢桃颖同学最终以《陋室铭》微课作品拔得头筹,其以“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为切入点,通过精美的视频制作剖析文本主旨,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板书设计:笔墨凝练文本精髓
5 月 21 日的板书设计决赛中,夏乙云同学以《六国论》板书摘得桂冠。该设计以 "弊在赂秦" 为核心,通过分层结构梳理韩魏割地、燕赵抗秦等史实,以 "借古讽今" 收束,既直观呈现史论逻辑脉络,又以鲜明的画面感强化 "以史为鉴" 的现实意义,贴合中学阶段认知特点,获评 "最具教学实用性设计"。
首现“四项全能”选手,赛事成果再突破
本届竞赛首次涌现“四项全能”选手——王虹曼同学同时参与四个项目并全部入围决赛且斩获名次,成为赛事创新人才培养成效的鲜活注脚。
本届竞赛通过“全流程竞技+多维度指导”模式,不仅为师范生提供了展示教学技能的舞台,更通过真实教学场景模拟,助力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有效激发了其从教意愿与职业认同感。未来,学院将在学校应用办学定位与师范认证的指导下,持续深化教师教育改革,为基础教育输送更多“业务精湛、情怀深厚”的专业化师资。
联系电话:028-61565368 学校地址:成都市金堂县学府大道278号 邮 编:610401
Copyright © 2022 成都文理学院 蜀ICP备11012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