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校本课程建设,提升《语文教学设计》《写作》两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与育人实效,5月21日下午,文法学院语文教育教研室特邀龙泉驿区高中语文教研员、语文特级教师彭英,围绕“2+2”校本课程建设展开专题研讨,为课程发展精准把脉、指明方向。
研讨会上,教研室副主任张玉萍首先介绍了“2+2”校本课程的开设背景、目标定位及现阶段建设情况。《语文教学设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系统的教学设计思维与实践能力,助力其成长为具备创新意识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写作》课程则聚焦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与文字表达能力,为其未来的学术研究、教育教学及个人发展筑牢基础。然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课程内容如何更贴合学生需求、教学方法怎样创新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彭英老师结合自身丰富的教研经验与一线教学实践,从多个维度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在《语文教学设计》课程建设方面,彭英老师强调,课程内容应紧密围绕新课标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引入更多经典教学案例,通过案例分析、模拟设计等环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学设计原理,并掌握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教学的方法。同时,要关注教育前沿动态,将新的教学理念与技术,如项目式学习、智慧课堂等融入课程,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其教学设计的创新性与时代性。
对于《写作》课程,彭英老师指出,课程设计需充分考虑学生的写作基础与兴趣点,分层分类开展教学。在基础层面,加强写作技巧训练,包括立意构思、谋篇布局、语言表达等;在提高层面,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创作,引导其挖掘生活素材,培养独特的写作视角与风格。此外,彭英老师还建议增加写作实践与交流环节,如组织写作工作坊、作品互评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与互动中提升写作能力,激发创作热情。
研讨过程中,与会教师与彭英老师积极互动,就课程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展开深入交流。针对教师们提出的 “如何平衡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怎样有效评价学生的写作成果” 等问题,彭英老师逐一进行解答,并分享了许多实用的教学策略与评价方法。现场讨论热烈,思想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为课程建设提供了诸多新思路。
此次研讨活动,彭英老师以其深厚的专业素养与独到的教育见解,为“2+2” 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教研室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吸收专家建议,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推动校本课程建设迈向新台阶,为培养更多优秀的语文教育人才与写作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联系电话:028-61565368 学校地址:成都市金堂县学府大道278号 邮 编:610401
Copyright © 2022 成都文理学院 蜀ICP备11012699号-1